根据铁路部门规定9月30日之后纸质报销凭证将全面停用由电子发票取代,不少网友发起一波回忆杀纷纷晒出自己的纸质火车票,小伙伴们还记得以前的火车票长啥样吗今天就一起来看看;
第一代:硬纸板火车票
据老一代铁路售票员回忆,铁路上最早使用的是硬纸板火车票,主要出现在上世纪40年代至90年代,车票的大小为25毫米×57毫米,票面印有盲文。火车有快车、慢车之分,硬纸板票上也有体现。一道红杠是快车,二道红杠是特快,没有杠的是慢车。
当时火车票上没有个人信息,日期、车次等信息都是人工用机械砸票机给砸上去的。到了上世纪90年代初,“纸板票”实现电子售票,票面日期、车次和编号等信息均由电动砸票机完成,省了人力。当时检票的方式是在车票上剪掉一个小口。
由于硬板票印刷防伪技术较弱,上世纪90年代末逐步被联网电子票取代。
第二代:软纸火车票
1996年初,红色软纸车票诞生,软纸火车票上的信息有起止城市、车次、时间、票价以及条形码。
2000年,铁路第三次提速,车票版式发生了变化,条形码等也有所不同。几年后,铁路部门再次对车票版式进行调整,将列车车次调整至出发站与到达站之间,原“全价”字样改为人民币符号“¥”。软纸票的检票方式也是在火车票上剪掉一个小口子。
第三代:磁介质火车票
2007年4月18日,动车组全面上线投入运营,我国铁路第六次大面积提速,中国逐步迈入“动车时代”。同时,火车票在全国范围内再次升级,磁卡式火车票陆续发售。
磁介质火车票可以记录票面信息,在自助检票机上使用。乘客只需把票塞进闸机,车票弹出后,闸机门就会自动打开,方便乘客快速进站。
2012年,火车票全面实行实名制,票面上有了乘客的姓名、身份证号等信息。2015年8月1日起,中国铁路总公司正式开始使用新版火车票,它在印刷技术和防伪功能上都比原来有了更大提高。
第四代:无纸化火车票
从2011年6月开始,“刷身份证进站”的无票时代来临,只要带着二代身份证就能在自助机上刷证直接进出站。
2019年11月29日,随着汉十高铁正式开通运营,电子客票开始在十堰车务段所辖的4个高铁站投入使用。
2020年6月,全国普速铁路推广实施电子客票,十堰车务段所辖所有客运车站实现电子客票全覆盖,乘客可持有效身份证件“一证通行”。从那时起,旅客在纸质火车票上会看到“仅供报销使用”几个字,纸质火车票不再是乘车凭证。
从硬板票到红色软纸票,从蓝色磁介质票再到电子客票一张小小的火车票,见证了人们出行方式的变化,也见证了时代的进步与发展,它串起的不仅仅是出发地与目的地,还有岁月的沧桑与历史的积淀,也串起了时间与空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