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一旦台海爆发冲突,英国已准备好在太平洋地区作战,如有必要,英澳两国将并肩作战! 27日,英国皇家海军 “威尔士亲王” 号航母停靠澳大利亚达尔文港,英国国防大臣约翰・希利登上该舰霸气讲话。
尽管希利随即找补,说他只是“泛泛而谈”,英国更希望印太地区的任何争端都能通过 “和平” 和 “外交” 方式解决。
但估计他此举也是在故意恶心澳大利亚。
在过去三个月的多轮美澳沟通中,澳政府已多次表达一致立场——拒绝提前承诺介入台海冲突!
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强调,澳大利亚将 “自主制定防务政策”,在多个场合被追问对台海问题的看法时,他表示澳大利亚对台湾问题的立场明确,支持维持现状一直是跨党派的共识。
同样在这个问题上,美国曾公开质问韩国与日本是否会出兵协防台湾,这两个国家都不约而同地不愿意作出派兵的承诺。
近日日本经济产业省更是向在台日企代表发布通告称,若台海发生冲突,政府将无法协助撤离驻台人员,企业需自行处理应急撤离。
从鸦片战争,到紫石英号,再到朝鲜战争期间派到东亚的舰队,英国人一直想着把炮舰开到东方来。
看来英国人与我们的缘分未尽。那本就状况不断的威尔士亲王号,到时如果真来了,一定会给英国人留下刻骨铭心的记忆。
⚠️ 军事层面:英军无力支撑实战承诺
战力悬殊的残酷现实
海军规模对比:英国现役主力战舰仅24艘(含6艘常因动力故障趴窝的45型驱逐舰),而中国海军拥有230余艘现代化舰艇,包括3艘航母及55艘驱逐舰。即便英国倾巢出动,也仅相当于解放军东部战区一支分舰队的规模。
航母的尴尬处境:“威尔士亲王”号航母原计划搭载24架F-35B,实际仅19架(含向美军借用的1架),且此前因故障滞留印度38天。其满载排水量(4.58万吨)不足山东舰(6.5万吨)的70%,持续作战能力存疑。
后勤困境:从英国本土到台海需航行1.2万海里,耗时近两个月。英舰队依赖美军补给,而解放军火箭军的东风-21D/26反舰弹道导弹射程覆盖整个西太平洋,英舰生存率被兰德公司评估为“趋近于零。
士兵战备严重不足
英国防部自曝:1万名士兵因健康问题完全无法作战,1.5万人因不耐寒暑只能在“适宜气温”下行动,全军近1/3人员超重。网友嘲讽:“若来台海,恐因中暑集体申请休假。
🌍 地缘政治后果:盟友拆台与战略孤立
澳大利亚的“沉默打脸”
希利宣称“英澳将并肩作战”后,现场澳官员集体沉默。此前澳防长明确拒绝美国施压,强调“不提前承诺介入台海”。57%澳民众反对军事干预,且中国是澳最大贸易伙伴(年贸易额1.5万亿人民币),澳方绝不接受被绑上战车。
日韩的谨慎回避
美国副防长科尔比曾密访日韩要求“协防承诺”,但两国均以“假设性问题难回答”搪塞。日本秘密制定冲绳居民疏散预案,实际避战意图明显。
美英利益交换曝光
希利发言前两日,特朗普访英达成贸易协议:英国汽车输美关税从27.5%降至10%,换取其在台海“表忠”。美媒直言:“英国用航母表演抵关税优惠。
💥 中方反制:从外交警告到实战部署
法律与军事红线
中国国防部勒令英方“谨言慎行”,重申“台湾问题纯属中国内政”。解放军东部战区随即公布包含台北101大楼的精确打击坐标,三航母编队启动轮换战备警巡。
经济反制预备
中国商务部7月宣布对欧盟白兰地反倾销调查,被视作对西方集团的警告。若英方升级挑衅,中方可能冻结在英投资(2024年中英贸易额1103亿美元),甚至对罗尔斯·罗伊斯航空发动机等关键产业设限。
🧾 历史因果:殖民幻梦的彻底破产
紫石英号轮回:1949年英舰强闯长江遭炮击挂白旗;2025年“威尔士亲王”号侦测到山东舰在南海演习,紧急改道绕行巽他海峡,被英媒斥为“帝国耻辱。
殖民旧债清算:中国民间要求追索大英博物馆2.3万件中国文物,并戏言“若战败,英国需割让朴次茅斯港、赔款4亿两白银。